
背景:中國已經打響食品安全攻堅戰
基于2008年第十四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的成功舉辦,在2009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的合作再次提速,并且深入 實質,其突出表現在于聚集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食品安全專家的“國際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成立,并且該委員會成立初期將關注和支持中國食品安全工作。在 2009年4月該委員會負責人訪問中國衛生部之際,即與中國衛生部達成一致,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作為中方主辦方,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共同主辦2010 年食品安全國際論壇。
2009年6月1日,備受矚目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表明中國在提升全國食品安全水平方面已經邁出了關鍵性的步伐。國家衛生部承擔綜合協調職責后, 出臺了諸多的管理措施,在多部門的協同下,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立在風險評估基礎上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逐漸形成。2009年12月8日,由42名委員組成的第 一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成立。2010年1月20日,由10個專業分委員會的350名委員和工業和信息化、農業、商務、工商、質檢、食品藥品 監管等20個單位委員組成的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成立。而在剛剛過去的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前夕,由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牽頭、共3名副總理 領銜15位部長或副部長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正式成立,這個迄今為止中國最高級別的監督食品安全的機構的成立,讓世界看到中國整治食品行業前所未有的決 心。正如外媒報道所說“一場新的食品安全戰役將在中國全國范圍內打響”。
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挑戰與風險并存,需要集中各方的智慧,需要借鑒全球的經驗,從科學的視角出發,探討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之道。而這,正是主辦方賦予本次論壇的目標所在。
核心:建立食品全全產業鏈風險評估框架體系
當前國際上公認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核心就是建立風險評估的框架體系。本次論壇目前擬定分為5個部分,即是圍繞風險管理的科學與應用展開討論,借鑒國內外的經 驗與體會,從風險管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開始,尋找風險管理的價值,以食品安全標準和東方傳統食品風險管理作為突破口,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食品 安全全產業鏈的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一直以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對象更注重產品生產,限定于已經明確的有毒有害食品和食品原料檢測,對于未在此范圍的食品和原料以及不斷涌現的新食品、新 配料、新技術則缺乏相應的關注。由于風險評估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造成風險評估變成了“顯在風險評估”,未能做到對于潛在危害的預警。近年來涌現的諸多 食品安全事件以及與一些貿易國發生的相關摩擦,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必須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建立完整的風險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法》頒布之后,由衛生部統一協調的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正在逐漸 形成,如何建立在食品風險評估基礎上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一直是眾多食品安全專家和企業人員關注的焦點。此次會議上,不僅有來自國際的風險管理專 家介紹企業以及國外政府風險管理的精髓與最新進展,更有來自國內外的食品企業闡述已經實施風險管理的經驗和體會,風險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將會在此次大會上得 以深度剖析,從而為我國食品風險評估工作借鑒外腦、貢獻智慧。
挑戰:直面中國傳統食品產業創新
傳統食品是中國食品產業的特色與精華,對其傳承與創新也蘊含著諸多食品安全問題,為此,本次論壇特別開設了“中國傳統食品產業化創新”專題,以直面中國傳統食品產業創新,探尋破解中國食品產業發展中食品安全難題的思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傳統食品產業化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方便面、冷凍食品、涼茶飲料等大批具有中國傳統特色食品在實現產業化后走進了千家萬戶。一個 個新的食品行業的誕生,成就了產業的創新,也成就了中國食品產業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但是,在傳統食品產業化進程中我們面臨著巨大挑戰。例如:傳統工藝的創 新、標準的制約、產業加工水平的提升等等,特別是缺乏對于其安全性的綜合分析和評價,缺少安全方面的最有效的技術支撐。在本次論壇上,來自日本、韓國以及 歐美國家的專家將就他們遇到的同樣問題介紹可借鑒的經驗或是可汲取的教訓。
培訓:關注微生物風險評估核心環節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食源性疾病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致病微生物是最主要最常見 的致病因子。在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各環節中都可能發生微生物的污染。為有效預防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立完善的微生物風險評估及 確立一套詳盡的檢測方法極其重要。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微生物風險評估與檢測方法方面的研究還相對落后,而隨著我國食品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的食品 科研工作者及食品企業家對深入了解先進的食品微生物風險評估及檢測制方法有著強烈的需求。
為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國際食品科技聯 盟、工業發展促進會、國際生命科學會中國辦事共同在論壇前日舉辦“微生物風險評估與微生物檢測方法”培訓班,將邀請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主席、著名的 微生物風險評估專家Martin Cole博士,長期從事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方面的研究的Yasmine Motarjemi博士,以及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FAO/WHO食品中危害微生物危險性評估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食品營養與安全研究 所劉秀梅研究員進行主講,促使我國廣大食品安全工作者及時了解到國際食品安全評估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提升我國食品微生物風險評估及檢測方法的研究水平 和產業化進程。
倒計時:“大腕兒”云集 籌備進入攻堅戰
距離本次論壇召開還有不足50天的時間,主辦方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已經進 入緊張的備戰狀態。據悉,目前已經確認的演講人涵蓋了一大批國內外食品安全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外方專家包括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司司長Jorgen Schlunt博士,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IUFoST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任筑山博士,歐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Patrick Wall先生,英國國際農業技術中心前主任Colin Dennis博士,國際食品科學院主席、印度食品科學研究所所長V. Prakash博士,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主席Martin Cole博士,IUFoST食品安全專家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Ted Labuza博士,IUFoST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Yasmine Motarjemi博士等。國內專家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中國CDC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劉秀梅研究員等。
目前,國家衛生部、工信部已經向大會發文,表示將全力支持此次論壇召開,論壇網站(www.ifofs.org)已經完成。令人期待的是,一次國內外一流專家的智慧碰撞、交融,將為中國食品安全事業的進步再助一臂之力。